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漯河新闻 > 文教体育 > >>

对越反击战一等功臣李海欣

漯河广播电视台 2021-05-20 18:11 点击:
       (记者:丽霞、潇文)李海欣出生于临颍县王孟镇坟台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。他从小刻苦努力,勤奋好学,应征入伍后本可复原回家,却选择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,他临危受命,在1984年参加收复老山作战中,英勇牺牲,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。
       李海欣父亲李银秀说:“海欣我从小交代他跟着我,我说人一辈子主要是依靠德,以劳为食,以德为本,只要能干就是好人。”
       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下,7岁的李海欣在学校成绩优秀,是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。1980年刚满18岁的李海欣应征入伍,1983年10月,21岁的李海欣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2月初,服役期已满的他本可以复员回乡成家,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战事正紧,报国之心让他留在了保卫祖国的岗位上。
       李海欣父亲李银秀说:“不管怎样,咱来是给(祖国)看大门的,不管咱的人多少,别人有多少,该冲该碰,哪怕剩一个人,也要保住祖国的阵地,不能给祖国丢脸啊,这是他(海欣)讲的。”
       1984年4月28日,收复被越军侵占长达5年的老山战斗打响了。6月17日,时任代理排长的李海欣奉命率领14名战士坚守老山最前沿的142高地。7月12日凌晨时分,敌人一个加强营偷袭142高地,李海欣带领战士狠命还击,仅十几分钟时间,敌人就落荒而逃。但随后,敌人转入强攻,在其强大的炮火掩护下直扑李海欣所在的142号高地,南侧的敌人刚被击退,20多名敌人又从东北方向突破了前沿阵地,李海欣命令战士反冲击,敌人再次被打退。这时南面的敌人又冲了上来,李海欣带领4名战士猛扑过去,却不幸左胸中弹,血如泉涌,但他见敌人又扑了上来,顾不上包扎伤口,接连按动两颗定向地雷。此时,敌人投来的炸药包在李海欣身边爆炸,他的身体被炸成两截,壮烈牺牲,年仅22岁。
       1984年9月4日,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:授予李海欣烈士为全国一级“战斗英雄”荣誉称号。同年9月14日,临颍县向全县人民发出了“关于向李海欣烈士学习的通知”,县政府把李海欣就读的坟台村小学命名为“海欣学校”。1985年10月,临颍县委、县政府拨出专款,在“海欣学校”修建了一个高7米、宽1.5米的一座纪念碑,纪念碑上刻有“李海欣烈士纪念碑”8个金色大字,勉励后人铭记李海欣的事迹,学习他崇高的革命精神。
       临颍县王孟镇办公室工作人员张付庆说:“这几年每逢清明节,海欣的牺牲纪念日,包括烈士纪念日,经常有全县的中小学学生,还有单位的,包括志愿者,搞一些爱国主义教育,学习烈士不怕牺牲的精神,为国争光。”
       如今,李海欣的父亲李银秀又先后将李海欣的两个弟弟李红照、李建欣送到了部队,接过哥哥手中的枪,保家卫国。李银秀说:“五个孩子当兵了仨,没有大家就成不了小家,这国家得保护好。”
       青山不老,绿水长流。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,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尊严、人民幸福的英雄烈士们,愿英雄李海欣烈士永垂不朽!

编辑:白艳冰